时代呼唤工业文化
一个国家工业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更体现在软实力上。在国际市场上,“德国制造”是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在这背后体现了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和对“标准”尊崇的精神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丰富了德国制造的内涵,成就了德国工业强国地位。不仅是德国,在当今世界几大工业强国的背后都有其强大的文化支撑。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虽然已经是工业大国,但与工业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2015年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美国、丹麦、意大利大约落后80多年,比瑞典、挪威、奥地利、西班牙和日本约落后60多年。除了硬实力的差距,软实力差距更为明显。国外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才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业文化,而我国的工业化起点低、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且缺乏自己的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受农耕文化影响,我国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普遍具有守旧、自给自足、贪图眼前小利、做事不精细、官本位等显著的农耕文化特征。劳动者普遍素质低下,职业化素养、科学精神、工业精神缺乏。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化的转型中,或许是我们走的速度太快,全社会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浮躁之风盛行,市场上假货泛滥、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等层出不穷,这些都表明需要我们迫切重塑工业文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关键时期,工业面对来自国际市场高端和低端的双重挤压。在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多重压力下,中国工业经济从“十二五”初期的高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企业层面,唯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寻求突破。企业转型不是转行,不是哪里赚钱轻松、赚钱快就往那儿转,而需要沉下心来在产品质量上下真工夫。升级也不仅仅是设备、技术手段上的升级,需要在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企业文化上的升级。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除了科技上要追赶,文化上同样要跟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指出,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继续提高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资源结构等“硬实力”指标;更要努力提高质量品牌、知识产权、创新潜力、服务能力等“软实力”指标。
培育工业文化需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类能工巧匠人才辈出,既有古代鲁班这样的大师,也有今天的大国工匠。一代代工匠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创造出工艺上的奇迹,展现出极致化的追求,令人赞叹。从洋务运动开始,无数先辈们怀着“实业救国”的强国梦想,开始了艰难的中国工业化历程。以汉阳兵工厂、上海洋炮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为代表的近代军工企业,历尽沧桑、顽强奋斗为中国革命、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大批企业纷纷西迁,无数的工人冒着枪林弹雨,在物资极其匮乏的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浴血生产,对支援前方的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不仅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创造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秀精神。这些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个缩影,是当前我国建设工业文化的力量源泉和宝贵财富。
培育工业文化需要汲取世界先进工业文化精髓。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工业化社会,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奠定了美欧日工业强国地位,也催生了各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如:德国人的严谨、美国人的创新、英国人的规范、日本人的敬业,这其实都是工业文化中“工业精神”的体现,其内涵就是对科学规律的尊崇,对规则、制度、标准、流程的执着坚守。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许多困扰,都与工业精神缺失相关。建设工业文化,不仅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要学习和吸收西方的主流工业文化中的精髓——工业精神,重塑我们的工业精神。
培育工业文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社科院金碚认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道路和前途,将越来越取决于我们能否逐渐形成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心理和实业基础,积淀下植根于中国本土的实业精髓。作为政府来说,需要不断完善以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体制机制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企业而言,要沉下心来做好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企业是工业文化的载体,要践行守法诚信,弘扬工业法制文化、行为文化,坚持自强自立敢于担当,全面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能和水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使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迫切需要我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民族工业的传承中探寻精气神,吸收借鉴国外优秀工业文化成果,增强中国工业的软实力,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